1994年,一个27岁的小伙子,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北京南下来到广州。年轻的他希望有一片天地可以施展才华和抱负,利用工民建专业知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创业致富。
13年后深秋的某一天,在金沙洲一个宽敞的办公室内,当年的小伙子,在自己兴建的办公大楼里向我们讲述了其创业历程和企业管理理念。他就是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如军。
目前,他已拥有一家年产值3000多万元的特种建筑企业,管理人员50多人,业务覆盖珠三角地区,每年完成一两百项工程,是业内的佼佼者。这个高风险、高技术行业的产值虽然不是特别大,其社会价值却无法估量,一座上亿元的问题建筑经过胜特公司的纠倾加固后将获得重生。
筚路蓝缕
1994年春夏之交,广州的天几乎没有真正放晴过,一些建筑经不起雨水反复的冲刷浸泡,出现了渗水、漏水的症状。工民建专业出身并在北京某国营企业锻炼过的吴如军,一到广州就看好这里的补漏修缮市场,开始接洽建筑补漏业务。
一番实践之后,爱钻研的他发现,房屋漏水其实多数属于结构问题。那个时候,他白天带着自制的广告纸走街串巷寻找客源,曾经“把广州整个市区都走遍”;晚上在灯下认真地做补漏和加固方案。一到周末就窝在新华书店里,查找建筑病害资料——没钱买书,只能把有用的东西整页整页地抄下来。
接业务的过程中,吴如军虽然发展起一支施工队伍,他仍需要经常在工地上亲自动手,碰到从没遇到过的疑难杂症,他就借助资料书籍和经验,在现场试验一遍,效果好了再让工人们模仿着干,“很艰苦,但我能捱”——吴如军回味。
3年过后,吴如军的建筑补漏业务已经演变成加固改造业务,而且干得有声有色,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再次北上攻读唐业清教授的建筑病害治理硕士研究生,确定了以纠倾、加固为企业主要发展方向。
提起边读书边创业的日期,吴如军用了“最艰难”三个字来形容。草创的公司人手少,离不开业务及技术的支持。他必须经常往返于京穗之间。有建筑学修养的爱人对他事业发展带来莫大的帮助。他回忆道:有一次,从北京回广州参加一项招投标,一下飞机连家都没回就到了当时位于城西花园20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始制作标书,“我手写一张,妻子用电脑打印一张,从下午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第二天一早他开车准备送标书参评,“车开到一半,我就累得趴下,实在开不动,只好打电话请一个朋友过来帮我送标书”。吴如军描述着,“因为太匆忙,价格没有控制好”胜特最终没有中标。
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为他后来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自创模式
凭借吴如军坚韧的毅力和专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胜特慢慢地站稳广东市场。总公司办公室的规模也由一个20平方的小房间到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办公室之间打通,每年要装修一次……2005年,六层高的胜特科技大厦在广州金沙洲正式启用。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成了必要。吴如军介绍“以前业务大部分是由我洽谈,我曾创下一天连续签8份合同的纪录。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发展起团队才能使公司规模良性地扩展。”渐渐地,他改变公司家长制管理模式,明确地划分部门并确定工作内容,一开始妻子不同意他的做法,认为部门设置多会出现人浮于事的状况。
两人意见相持不下,吴如军提议“我们一起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之后再决定用什么模式来管理企业”。
2001年,吴如军和爱人一起就读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夫妻俩把胜特作为一块试验田,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夫妻俩在下面小声讨论,把管理理论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渐渐地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2006年,他又再次攻读中山大学的MBA。
现在,胜特公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业务放手给了副总们,吴如军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除了偶尔谈判几单很大的业务和指导一些高技术难题外,他基本不会在一线出现,转而关注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有时,吴如军会市用工商管理上测试企业架构是否合理的方法——突然关掉手机从公司消失几天,看企业能否正常运作。从2005年开始的几次测试都没有让他失望。“没有我,企业照样能运转下去,胜特的模式已经比较成功”。吴如军自信地说。
威名远扬
因为吴如军的建筑专业出身,胜特从起步开始就格外注重工程质量。我们采访时,深圳办事处正在洽谈一个500多万的大项目,“胜特出价最高,业主最想让我们做,但我们不能在价格上让步”,吴如军说,经济上有保障才能真正杜绝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
说起行业内普遍存在低价竞争,吴如军认为,加固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处理不当则会造成更大的隐患,所以胜特对质量安全非常重视。胜特对质量和价格的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发展的制肘,但这种坚定的态度也使得胜特的企业美誉度得到提高。
谈话间他介绍,2005年在东莞某工业园做过一个纠倾的工程,一座长60米、宽10米、高6层的厂房,因为倾斜“像面条一样扭曲”,从技术角度上已基本被当地质检部门“判死刑”,准备拆除。胜特运用了公司的专利技术,成功地纠正了倾斜,得到业主以及东莞质检站的高度好评,在东莞的知名度顿时提升了。
胜特目前最远的项目是在青海西宁,一个五星级酒店的改造,业主看到他们做的珠海庆华国际大酒店地下室加固之后,打听到胜特的威名,不惜成本将他们请过去。
未雨绸缪
人才常被形容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短板”,在胜特里,吴如军用一套前瞻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将“短板”变成了企业进步的生力军。
从胜特公司网站上可以看到,从今年6月以来,已经进行过4次不同主题的培训,内容涉及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课程基本由公司的中高层担纲主将。吴如军解释道,利用内部资源培训,一方面能给新员工、基层员工增加见识,一方面又逼着中高层管理者们去总结工作经验,自身不断提高,一举两得。
胜特将“团队”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词,“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每个员工都要有团队精神,我要的是一支全面发展的团队,只有团队进步了,公司才能出经济效益”他强调。
目前,这家成立近十年的企业有管理人员5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0%强,从历次年会和培训的留影上可以看出,该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其实,现在胜特里有一小部分人是不出效益的,他们作为储备人才,正在熟悉和接收胜特的理念,为企业未来两三年的发展作准备。”
胜特还推行信息化管理,做好企业网站,员工每个月要通过企业网站向总部提交工作汇报。总部对现场施工采用了数码跟踪技术对工地进行质安及文明施工管理。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均配备了数码相机,按照总部所制定的《施工现场照片采集管理规定》,将施工场景、结构节点处理情景等通过数码照片的形式传输到总公司。公司领导只要察看照片就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情况,为下一步施工部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记者手记--“清闲”的吴如军
和吴总约好采访的时间是早上十点钟,迟到了十几分钟,我心里很焦急,按照以往惯例,企业老总们都会精确地计算好留给记者的时间,这意味着我的采访将被缩短。
前台文秘带我们来到吴如军的办公室,他显然已经在等我们,但他并不急于结束采访,一直聊到中午,在胜特的饭堂吃过工作餐,又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喝茶、闲聊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我们起身告辞。
我非常诧异于吴如军“清闲”的状态,印象中建筑企业的老总无一例外的有接不停的电话,他们的办公室不时有人进出传送文件,就连接受采访的一个小时里,他们同样是忙忙碌碌的。
这正是吴如军与众不同之处。一直以来,民营建筑企业诟病最多的是对外的质量问题和对内的管理混乱,建筑特种行业更是如此。作为创业者,吴如军先见性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进而对企业的影响,避免上述两个问题的产生。尤其是他为了探索企业管理之道而两次就读工商管理专业,为加强对公司的技术支持攻读唐业清教授的建筑病害治理硕士研究生,经常参与学术讨论,参加编写“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国家规范”,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管理者的素质可见一斑。
企业的决策者只有摆脱繁琐的日常管理,把时间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企业发展大方向上的思考,企业才能摆脱依附家长个人权威,良性健康地成长,才能面对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冲击。
上一条:
建筑“名医” 妙手回春-记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如军
下一条:【媒体·报道】医生施妙手,建筑频回春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