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医生”,医术精湛,专治建筑界的奇难杂症,大到增层改造、纠偏扶正与平移、桥梁桩基托换与桥梁顶升,小到加固改造、边坡处理、基础托换,无所不能。更让人钦佩的是,他“医德高尚”,总是毫不吝啬地将在做项目过程中探索出的理念和技术与同行共享,努力通过这种技术交流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地进步。
筚路蓝缕奠基础
1994年,年仅27岁的吴如军从国营单位走出,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北京南下来到广州。年轻的他希望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利用工民建专业知识一展才华,创业致富。春夏之交,滴滴答答的雨水似乎特别依恋广州的天空,一些经不起雨水反复冲刷和浸泡的建筑,出现了渗水、漏水的症状。吴如军灵机一动,“补漏修缮市场大有可为!”于是便投身到建筑补漏行列当中。
当时,“建筑医生”并不为人熟悉,可资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为了养家糊口,吴如军白天带着自制的广告纸走街串巷寻找客源,晚上在灯下做补漏加固的方案;一到周末就窝在新华书店,查找建筑物病害资料,可是由于买不起书,他只能把有用的东西一页页地抄下来。创业之初,吴如军虽然发展起一支施工队伍,但仍需经常奔波在工地上,碰到从没遇过的疑难杂症,便借助资料书籍,在现场亲手试验,效果好了再让工人们模仿着干。实践中,他细心地发现,房屋漏水其实多数属于结构问题。
1998年,吴如军正式创立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筑补漏业务也逐渐演变为加固改造业务,且干得有声有色。不满现状的吴如军再次北上攻读唐业清教授(我国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加固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建筑病害治理硕士研究生,并最终确定了以建(构)筑物加固改造、纠倾、托换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草创的公司人手少,需要业务和技术的支持,边读书边创业的吴如军必须经常往返于京穗之间。“虽然苦,但我能熬。”吴如军的眼神里透着一如既往的坚定。
科学管理显成效
凭借坚韧的意志和专业的技术,“胜特”慢慢在广东市场站稳了脚跟。原本蜗居在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的“胜特”规模年年倍增。2005年,胜特人自主兴建的六层高的胜特科技大厦在广州金沙洲落成并投入使用了。
“以前由我洽谈大部分业务,曾创下一天签8份合同的记录。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只有充分利用团队才能使公司规模良性扩展。”于是,吴如军改变了家长制的管理模式,明确划分部门分工,却被妻子认为部门设置过多会造成人浮于事。在两人意见争持不下之下,2001年,吴如军夫妇一同攻读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的MBA,把胜特作为一块试验田,将管理理论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渐渐地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2006年,他再次攻读中山大学的MBA。现在,胜特公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业务放手给副总们。吴如军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除了偶尔谈判几单大的业务和进行一些高技术难题外,基本不会在一线出现,转而关注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加强企业核心竟争力,提出了“新经济、新技术、新服务、新形象”的发展战略,坚持“专业、专一、专心、专注”的经营理念,制定对内加强团队协作、竞争激励,对外奉行客户至上、诚信取胜的管理机制。每年出版一期《胜特特刊》,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拍摄大型企业纪实片《辉煌十年,成就未来》、制作激动人心的《胜特向前方》企业之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融洽的工作氛围,热情如火的工作热情,使“胜特”大踏步向前。
技术领先名远扬
加固改造是一个风险高、难度大的行业,胜特的成功贵在有一个技术出身、不断学习的领导者,不但如此,他还以自身的进步鞭策着其他员工一起进步。
“胜特”从成立之初就格外注重工程质量,并控制好工程造价。“胜特”对质量和价格的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制肘,但这也使“胜特”十二年来,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0%,安全生产合格率100%。
作为首批获建设部颁发的补强加固资质企业之一,“胜特”的显著特征就是技术先行,以科研推动施工技术进步,以施工技术实践转换科技成果。2003年,“胜特”专门成立加固改造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所有的技术方案均由研发中心编制,每月方案设计量不少于50个。在唐业清教授的带领下公司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技术。2005年,在东莞某工业园的一个纠倾工程中,一座长60米、宽10米、高6层的厂房,“像面条一样扭曲”倾斜,从技术角度上已基本被“判死刑”,准备拆除。“胜特”运用专利技术,成功地纠正了倾斜,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责任民企为社会
通过不懈努力,“胜特”在佛山、深圳、惠州、中山等地相继成立了分公司。胜特人以“优胜,特别,务实,开拓”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完成了结构托换、基础托换与抬升以及各种加固改造工程、纠倾工程等两千余项,包括广州百脑汇大厦加固改造、深圳地铁五号线创业立交托换工程、南城百货商厦地铁托换工程、广州萝岗农信社地基加固及纠倾工程等高难度、高技术的工程,成为特种行业的佼佼者。
吴如军认为,建筑加固是一个朝阳行业。这个行业要得到社会肯定,首先必须改变技术力量薄弱、低价无序竞争的局面。为此,“胜特”参与了《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程》、《灾后建筑物处理技术规范》、《建(构)筑物托换技术规程》等国家行业规范编制工作。此外,由公司参与编写的建筑特种工程系列丛书《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将作为各大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胜特”还经常参与并组织全国建(构)筑类加固、改造、顶升、纠倾、托换等特种行业技术研讨交流会,公司员工于2009年11月成功协办了全国第八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在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为推动学科发展不懈努力,胜特正一步步成长为一家有责任感的成熟民营企业。
“建筑加固”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多元化。我们深信,吴如军等一批专业“建筑医生”的出现,不仅仅是为建筑物远离疾病煎熬立下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为节约环保型社会的实现添上不可或缺的一笔。
上一条:
媒体报道:加固,未来建筑“养老”大方向
下一条:媒体报道:既有建筑不应一拆了之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