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维护和监督亟待引起重视
文、图/广东建设报记者韩庆文
最近,浙江奉化一栋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倒塌,引起了人们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的强烈关注,有媒体提成“80后建筑报复性倒塌的时代已经到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究竟如何?记者特地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
“8090建筑”可能提前老化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副所长曾宏,长期从事建筑结构的鉴定和试验,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有着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来说,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首先是围护结构直接暴露在室外的环境,风吹日晒,日益老化,如建筑物的外饰面采用的条形砖出现脱落,幕墙玻璃碎裂;其次,主体结构也存在耐久性的问题。建筑物的设计寿命一般是50年到70年,在设计寿命周期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和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青年、壮年逐步过渡到老年,建筑的构件性能也出现变化、退化。再加上那个年代建筑因为施工工艺、工期的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使用,各种老化的迹象就可能提前到来。”
曾宏的观点得到了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如军的印证。吴如军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时建造而成。当时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都给这些建筑带来了影响。经历二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按照50年或70年的建筑设计寿命周期,这些建筑迎接走过了全寿命周期的一半,进入中年到老年的过渡期,开始迈入后半生。就像“人到中年”,已经到了需要体检、保护、维修、加固的时候了。
吴如军指出,楼房倒塌不是中国的“专利”,国外也曾经出现过建筑物坍塌事故,最出名的就是2004年法国夏尔•戴高乐机场发生的屋顶坍塌事故,候机厅屋顶钢结构塌落,造成多人伤亡。其实,建筑物与人一样,生老病死,也有一个生命的周期。在设计寿命终结之前出现死亡的概率很小,不需要过度紧张,重要的是要根据建筑的背景、时期做大量的普查,有针对性的做深度鉴定,通过加固维护,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8090建筑”质量或有欠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必须有厂房、道路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广东迎来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规模非常大,当时的建筑具有一些特点:一是建设周期短、速度快。有点建筑三天一层、五天一层,工期提前了,当时工程质量可能出现了欠缺。其次是施工工艺与现场的管理水平落后,建筑材料性能也存在差距。现在建筑工地100%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而过去由于条件限制部分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制作、运输、浇筑与目前水平有差距。”曾宏在谈到八九十年代建筑的建设背景时分析说。
当时的建筑水平还与同期标准水平有关。标准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标准。1989年之前的标准基本参考前苏联标准,1989年之后在参考欧美等西方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了89系列标准。考虑到经济水平的变化,这些标准与现行标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在工程质量方面也存在有“保障”的一面。1984年开始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为工程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八九十年代也是建筑结构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砌体结构,天然基础,楼层不高,一旦基础出现扰动,墙体就容易开裂。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采用桩基础,但是由于预制桩深度不够,桩基础承载力不足,有些建筑道路80年代末就出现了变形、开裂、加固。8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开始从低层向多层过渡。
“广东经济发达,条件比较好,加上生产水泥的资源丰富,在90年代,建筑一般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曾宏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是一大进步,在安全提高了很多,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都很成熟,结构体系也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基本是稳定、安全,到目前为止还在普遍使用。
谁来维护“8090建筑”
“在结构的概念中,砌体结构采用的是脆性建筑材料,出现问题,一般没有预见性,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出现问题有征兆如开裂等,有可预见性。非专业认识没有这个概念,有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盲目使用,导致出现问题。”吴如军分析说,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多少少存在缺陷,有的基础有问题,有的框架主体有问题,有的可能附属结构有问题,有的天面结构存在问题,具体的建筑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
据介绍,八九十年代房屋建筑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质量存在问题,有的建筑在功能上也比较单一。随着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只有通过加固改造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另外,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规范达不到现行规范的要求、标准,安装现行规范进行改造,基本上都需要加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但是,谁为这些存在问题的建筑“治病”买单?据了解,这些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是由国家建设,原来房屋产权属于国有,建筑统一由政府方管部门统一管理,房屋是由房管部门的维修队伍负责维护保养。九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住房制度改革,原来的房屋卖给了个人,业主成为真正的责任主体。这也给这批建筑维护保养带来困难,要加固维护这些房屋需要每一个业主出钱进行鉴定、维护、加固,而一栋楼几十户人家,协调的难度非常大。
“最大的挑战,不是建筑的质量,也不是加固的技术水平不够,而是业主对建筑隐患的认识不够。”吴如军说。
谁有资格判定房屋建筑安危
按照构架有关的规范规定,建筑物达到了设计寿命周期还要继续使用的,需要进行鉴定,一般房屋建筑的设计寿命周期在50年到70年,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已经有二三十年楼龄,陆续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化问题不可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耐久性、围护结构出现问题的频率会越来越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
但是,现在一个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是谁有资格判定房屋建筑的“安危”。
“房屋鉴定比检测复杂,鉴定需要根据房屋实际状况对建筑物的整体情况作出客观、科学、严谨的评价,房屋鉴定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现场的检测,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熟悉各种规范,还需要丰富的从业经验。”曾宏说。
据了解,目前在市场上从事房屋鉴定的机构很多,仅在广州就超过40家,深圳也有几十家。由于上位法缺失,各地只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技术要求和行业管理办法。一方面,房屋鉴定机构没有资质管理办法,只有技术标准和规范,房屋鉴定缺乏真正的市场准入机制。另一方面,鉴定机构的能力和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有的鉴定机构能力不足,鉴定的结论不正确,安全的建筑鉴定为不安全,进行加固造成浪费;不安全的建筑鉴定为安全,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应对鉴定工作进行技术管理和行为管理,条件成熟时建立房屋鉴定的资质管理办法,对从事房屋鉴定的单位、人员有一个规定,在达到要求之后才能进入这个行业。”曾宏说。
建立房屋建筑“健康档案”
“房屋建筑在使用了一个阶段之后,需要建立一个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加强对房屋安全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房屋的状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及时反馈信息,不要等出现情况再做检查,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技术成熟,可以做这个尝试。”
在谈到如何加强对房屋建筑的监管时,曾宏建议,就像人在医院就医建立一个病历一样,房屋在使用几十年的过程中,也做一个健康档案,奖励一个动态更新的信息系统,每一次房屋的检查记录都录入这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查阅建筑的历史、了解建筑的现状。但是,目前没有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档案,如果有了这个系统,许多问题就会好办很多。
上一条:
我司参与起草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评价标准》发布|为行业立标准
下一条:媒体报道:既有建筑不应一拆了之 |
返回列表 |